傅莹:搞排他性军事同盟作为亚洲安全的基点是
“在亚洲合作深入发展的背景下,搞排他性军事联盟作为亚洲安全的基础是不合适的。构建亚洲安全治理框架,需要“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“亚洲的共同愿景:多样性与共性”分论坛4月19日举行,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表示.

亚洲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传统沿着各自的历史轨迹发展,也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。傅莹表示,尽管存在种种分歧,但亚洲各国人民对亚洲的和平、发展、开放有着共同期待。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中,面对新冠疫情给经济和国际交往带来的多重困难和挑战,亚洲国家更需要携手应对各种挑战,在交流中取长补短,并一起前进。如何确保亚洲的安全?如何构建更大的安全网,将每个人的安全利益都包括在内?这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。

"亚洲文明古老而多样,亚洲国家有着共同的关切和命运。”日本京都国际协会会长、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明石康表示,世界秩序的重建需要国际机构的引导,尤其是在应对疫情方面。 ,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,在全球和次区域平台上充分交流和共享资源。亚洲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,但也面临严峻挑战,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合作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、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云玲认为,从东亚洲,亚洲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 .东盟以独特的方式谋求合作,以宽容和耐心对待地区差异,体现了亚洲地区多样性共存的特点。 “近年来,中国—东盟自贸区的建立、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、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取得的进展等,都是成功的案例。然而,要加大传播亚洲合作经验的力度。” /span>

多人 双方谈到中美关系对亚洲的影响。

世宗,韩国 该研究所所长、前韩国总统统一外交与安全特别助理文正仁表示,中美关系紧张和疫情是亚洲国家面临的两大挑战.中美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,希望两国能够走向合作而不是对抗。韩国等其他第三方国家必须积极发挥作用,促进世界体系的均势。
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谢舒立认为,中国周边环境复杂,外交战略取得成功,得益于中国的善意的姿态,着眼于通过多边机构倡导合作,同时也发挥联合国的作用。然而,近年来,中国周边领土争端问题凸显。中国能否成功构建周边安全缓冲区,取决于它能否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冲突。 “我希望美国和中国也能回到合作的轨道上,与亚洲国家一道,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。”
“美国需要一个解决方案。我们自己的内部问题。美中之间的竞争性合作不仅表现在亚洲,还表现在全球层面。”美国前驻阿富汗大使、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教师艾江山认为,如何在亚洲建立安全框架,保障海上自由,让亚洲实现力量均势至关重要。当前,美中关系正处于非常重要的时刻。如何更好地解决纠纷,建立一些规则,让竞争让我们变得更好,让世界更美好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否则,未来前景将黯淡。
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霍华德表示,澳大利亚应该成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桥梁,促进更多对话与交流.因为虽然澳大利亚的文化传统基本上起源于欧洲,但它们在地理上是亚太国家。除了官员之间的对话,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。他还认为,中美合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、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全球治理问题非常重要。
对于亚洲未来的发展,张云玲提出了三点建议。走向全面对抗甚至冲突,三是建立常态化应对疫情合作机制,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。
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|记者白波
编辑黄品超
流程编辑刘伟力
文章来源:《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ytaqyhyyj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818/609.html